口蹄疫*是一种很小很小的致病性微生物,需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,其大小只有20~25纳米(一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)。它只有核糖核酸(RNA)和一些蛋白物质。虽然口蹄疫*很小,但它是一个*的小家族。它有7个血清型,以下还有几十个亚型,各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叉免疫,也就是说患了O型口蹄疫对其他型口蹄疫*感染无保护作用。这个现象有点类似流感*感染无交叉保护现象。
口蹄疫*主要感染对象是偶蹄类动物。家畜中*易感染的是黄牛,其次是牦牛、犏牛、水牛和猪,而骆驼、绵羊、山羊又次之。犊牛比成牛易感,病死率也高。在野生动物中,黄羊、鹿、麝和野猪也可感染发病,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如野牛、驼羊、岩羚羊、大象也可感染口蹄疫,马对口蹄疫有很强的抵抗力。
口蹄疫*个人防护装备
|
防护级别
|
身体防护
|
呼吸防护
|
手部防护 |
足部防护
|
初级
(非疫区)
|
杜邦或lakeland连体连帽初级防护服、限次使用防护服(医用)
|
N95杯形*口罩或折叠口罩+医用防护眼罩
|
乳胶或丁腈手套
|
鞋套或普通雨靴
|
中级
(疑似疫区)
|
杜邦或lakeland连体C级防护服、限次使用防护服
|
防护面具或医用防护眼罩+防护半面具(医用口罩)
|
丁腈手套
|
专用*胶靴
|
高级
(疫区)
|
连体内置呼吸器防护服
|
SCBA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
|
氯丁橡胶手套
|
长筒防护靴
|
|
注:详细配置敬请来电贺氏安全咨询
口蹄疫扑杀和防护技术规范
1 扑杀范围:病畜及规定扑杀的易感动物。
2 使用无出血方法扑杀(首选动物扑杀器):电击、药物注射。
3 将动物尸体用密闭车运往处理场地予以销毁。
4 扑杀工作人员防护技术要求
4.1 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
4.1.1穿防护服或穿长袖手术衣加防水围裙。
4.1.2戴可消毒的橡胶手套。
4.1.3戴N95口罩或标准手术用口罩。
4.1.4戴护目镜。
4.1.5穿可消毒的胶靴,或者一次性的鞋套。
4.2 洗手和消毒
4.2.1密切接触感染牲畜的人员,用无腐蚀性消毒液浸泡手后,在用肥皂清洗2次以上。
4.2.2牲畜扑杀和运送人员在操作完毕后,要用消毒水洗手,有条件的地方要洗澡。
4.3 防护服、手套、口罩、护目镜、胶鞋、鞋套等使用后在指定地点消毒或销毁。